在智能档案管理领域,高频读写器发挥着核心作用,它精准读写电子标签信息,为档案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与之配合的定制天线,尤其是抗金属天线,能克服金属环境干扰,稳定传输信号。智能档案柜与卷宗柜作为存储载体,借助高频读写器与电子标签的联动,实现档案快速定位、存取。这种融合定制天线、抗金属天线、电子标签的智能管理方案,让档案管理更高效、精准。
智能档案柜搭载高频读写器与定制天线,其中抗金属天线设计尤为出色,可有效应对金属环境干扰。它具备强大的层叠读取能力,能精准识别绝密文件、人事档案、设计图纸、答题卡、银行印鉴卡等各类资料。无论资料如何堆叠摆放,都能快速准确读取信息,为重要资料管理提供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确保每一份文件资料都能被妥善管理与精准追踪。
RFID文件管理在现有文件管理技术中引入了射频识别和其他技术,将RFID电子标签附加到每个文件盒/每个页面/每个文件,并使用RFID阅读器或手持终端管理访问,自动和快速识别。通过实现文件身份登记、定位管理、自动文件盘点以及整个分发过程的智能分析功能(例如仓储,盘点,借用,退货,实时定位,文件取消等),来完善文件管理过程,从而减少盘点和搜索劳动强度,节省人力物力,防止文件伪造,提高存储和利用效率,加强文件安全管理。
智能文件柜主要用于严格保密的机密文件,例如绝对机密文件、重要人员文件、设计图和敏感机要文件。这些文件可以仅是一页、也可以是好几页。传统的RFID标签管理由于标签的紧密重叠而相互干扰,影响识别效果,无法满足管理要求。针对这种情况,上海营信特推出一款采用HR37X8系列阅读器智能文件柜,该阅读器支持ISO/IEC 18000-3 Mode3 EPC Class-1协议,主要功能是标签堆叠时不相互干扰,它可以准确识别堆叠的多个文件上的标签,从而可以对单个页面文件进行RFID管理。 ISO/IEC 18000-3协议是中国金融IC卡的标准协议,具有保密性好,识别速度快,无标签遗漏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识别速度可以达到每秒240张,而1000份堆叠文件耗时9秒,不会丢失识别效果。
档案是历史记忆、知识财富和智力资源的载体,目前数量最大的档案都是采用纸质介质,在历史的长河中积累的数量非常巨大,而归类整理保管这些浩渺的档案资料,仅靠人工是无法产生应有的效益的,并且由于大部分档案信息在保存期间受制于档案保存环境及人员流动和档案利用者的重复调用影响,有可能造成原件的受损或破坏、档案丢失等,无法完整、长期的保存,为档案的复查以及重复利用带来极大的困难。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档案资料的保管与高效利用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手段和工具——“RFID档案管理系统”。RFID技术特别是非接触大批量的快速数据采集,而基于18000-3协议的HR3768的高频读写器以其优秀的多标签阅读能力,对重叠标签的精准识别能力,是档案管理首选的识别设备,大力提升了档案的识别效率,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操作方便、安全性高
RFID档案管理方案应用现代射频识别、物联网等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将每份档案粘贴RFID电子标签,通过RFID读写器、天线、身份证识别器、员工卡读写器、档案馆员工作站、多功能手持终端、移动盘点设备与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完美结合, 实现档案实体流通过程的全程跟踪管理、定位管理、档案自动盘点、智能分析等功能,最大限度优化档案管理流程,降低接收、盘点和查找劳动强度,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档案保管利用效率,强化档案管理安全。